作者:言九林 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史料搬运工” 原文链接
南朝梁承圣三年十一月甲寅日,江陵城内外火光冲天。
城外大火是西魏军队正在攻城;城内大火是梁元帝萧绎正在烧书。
萧绎本是中国历史上最爱书的皇帝之一。《南史》说他“性爱书籍”,因为瞎了一只眼睛(萧绎早年患眼疾,由父亲梁武帝萧衍亲自动手医治,结果给治坏了),故常令左右之人替自己朗读书籍,连绵不断的读书声成了他日日必备的睡眠环境。据说他甚至可以在睡眠中感知左右之人有没有尽职尽责朗诵,读书声停了他能知晓,朗诵者偷工减料他也能发觉。
梁元帝也极痴迷于藏书,他在《金楼子•聚书》中按时间顺序,专门记述自己未做皇帝前的数十年里辛苦找书、抄书、藏书的经过,最后极为得意地总结说:
吾今年(553年)四十六岁,自聚书来四十年,得书八万卷。河间之侔汉室,颇谓过之矣。
所谓“河间之侔汉室”,指的是西汉河间献王刘德极爱收藏书籍,《汉书》评价他“得书多,与汉朝等”,其藏书数量可与汉帝国的皇家藏书媲美,堪称当时私家藏书第一人。对于自己在做皇帝前能聚集起八万册私家藏书,梁元帝极为得意,自认已超越了河间献王刘德。
其实,梁元帝的很多藏书获取手段并不光彩。比如他因嫉妒鸩杀了刘之遴后,得到了刘的藏书五千卷;又趁着张缵被萧詧攻杀而收掉他的资产,得到张的藏书两万卷;还欺负萧劢去世没有强有力的后嗣,夺走了萧的藏书三万卷。他的八万卷私家藏书有很大一部分是这样得来的。当然了,《金楼子•聚书》对这些事情绝口不提。
除了爱读书、爱藏书,梁元帝也爱著书。《南史》里说,梁元帝撰写军书羽檄与文章诏诰信手拈来毫不费力。《梁书》记录有一份梁元帝的著作名单,相当惊人:
《孝德传》三十卷,《忠臣传》三十卷,《丹阳尹传》十卷,《注汉书》一百一十五卷,《周易讲疏》十卷,《内典博要》一百卷,《连山》三十卷,《洞林》三卷,《玉韬》十卷,《补阙子》十卷,《老子讲疏》四卷,《全德志》《怀旧志》《荆南志》《江州记》《贡职图》《古今同姓名录》各一卷,《筮经》十二卷,《式赞》三卷,文集五十卷。
这些书未必全是梁元帝亲手所写,他大概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写这么多书,很多著作应是出自其幕僚团队之手。即便如此,将如此多书籍置于自己名下,也足见梁元帝在读书、藏书之外,还患有著书之癖。
此外,梁元帝还擅长书画。他早年画的圣僧图得到过梁武帝的赞誉;他做荆州刺史时画的《蕃客入朝图》上有梁武帝写的序;《历代名画记》认可梁元帝的书画颇具水准。
这样一个爱读书、爱藏书、爱著书之人,在公元552年做了皇帝(548年,萧梁内部发生侯景之乱,梁武帝被侯景叛军困于建康;次年,侯景攻破皇宫,梁武帝被俘后不久去世。552年,萧绎于江陵称帝),自然要将萧梁政权的官方藏书收入囊中。《隋书•经籍志》里说,梁元帝平定侯景之乱后,“收文德之书及公私经籍,归于江陵,大凡七万余卷。”建康城内幸存的国家藏书,与部分建康私家藏书——如孔休源的藏书七千卷,沈约传至王筠的藏书两万卷——总计七万余卷,全部被梁元帝下令运到了江陵 。这批藏书加上梁元帝的个人藏书,江陵城内共计存有十五万余卷书籍。
十五万余卷书籍是个什么概念?
首先,这已是南朝官府搜集藏书数量的极限,在这十五万余卷之外,南朝民间再无大规模藏书。其次,在南北朝时代,雕版印刷技术尚未出现,造纸术也还谈不上发达,绝大多数书籍的传播只能依靠手抄。也就是说,江陵城内所藏书籍多是稿本与抄本,存世数量非常有限,梁元帝聚集起来的这十五万余卷书籍中,有许多甚至是存世的孤本。
可是,仅仅过了不到两年,公元555年1月10日,当江陵城即将被西魏军队与梁朝宗室萧詧的军队合力攻破时,爱读书、爱藏书、爱著书的梁元帝下了一道命令,要还留在自己身边的后阁舍人高善宝去放火,去彻底烧掉那十五万余册珍贵藏书。
在梁元帝朝廷担任散骑侍郎之职的颜之推,是江陵陷落与元帝焚书的亲历者。他后来被俘至北方,先后在北齐、北周及隋朝任职。作为一个文化人,颜之推终身无法忘记江陵城内那熊熊的焚书之火。在《观我生赋》里,颜之推痛心疾首地写道:
人民百万而囚虏,书史千两而烟飚,溥天之下,斯文尽丧!
他给这段文字写了自注。内中说,梁元帝收集起来的十余万书籍,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批藏书,被梁元帝一把火烧个干干净净后,“海内无复书府”,再没有值得一提的藏书之所。
《隋书》里载有牛弘呈送隋文帝阅览的《请开献书之路》。内中也说,自从建康的七万余卷公私典籍全部被送往江陵之后,长江以南地区的图书便几乎全部集中在了梁元帝之手,“及周师入郢,(萧)绎悉焚之于外城,所收十才一二”——梁元帝将这些图书付之一炬,仅有十分之一二被抢救保存下来(张怀瓘《二王书录》里说,被抢救下来的书籍只有四千余卷,这些书后来被西魏军队运回了长安)。
牛弘还说,梁元帝此举对文化伤害极大,南北各朝之后虽皆致力于收集整理典籍,但直到本朝开皇年间,朝廷所藏图书的总量还是远远无法恢复至梁元帝时代的规模:
今御书单本,合一万五千余卷,部帙之间,仍有残缺。比梁之旧目,止有其半。
止有其半,是因为那些消失在大火中的孤本再也无法恢复。梁元帝可说是以一己之力,摧毁了当年南方存世书籍的半数以上,使它们永远尘埋在历史深处,再也无人能够见到。中国中古时代的文明与历史,也因此变得残缺不全。正如《中国图书散佚史》所言的那般:“由于印刷术尚未发明,图书都是抄本,大量图书属于孤本;因为是皇帝藏书,又多是善本。他这一烧,基本把南方有价值的图书烧光了。”
烧完书后,梁元帝命人起草降书,打开了江陵的城门,随后被萧詧等人以土袋闷杀。据《资治通鉴》记载,梁元帝被杀之前,有人问他为何要焚书,梁元帝的回答是:
读书万卷,犹有今日,故焚之!
这回答里满是怨怼,但不是实话。司马光就看得很清楚,明言梁元帝亡国的真正主因是他生性太过残忍,将所有萧梁宗室和许多实力重臣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梁元帝自己当然也知道这一点——毕竟,他是个为了藏书也可以杀人之人。他选择先焚书再开城投降,是因为他毕生痴迷于藏书,绝不愿自己的藏书成果为他人所得,自己无法拥有的东西别人也休想拿到。其畸形心态已登峰造极:
没有了我萧绎,留着这藏书还有何用?留着这文明还有何用?
这是极可怖的心态。更可怖的是,这种心态在中外历史中随处可见,梁元帝并非个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