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川雁塔 | 秦晖:从“神剧”到“浑剧”

作者:秦晖       转载自:微信

题图为《灿烂丁香》剧照

早就知道如今电视没啥可看,年前至今我一直只是“回看”一些科技节目。但大年初二吃中饭时随手打开电视,却正好在北京电视台影视频道看到一部电影(或者电视剧?没看片头,也不知道是不是“贺岁剧”)名曰《灿烂丁香》。真是不看则已,一看果然“精彩绝伦”。从中途插入耐着性子看到将近结尾,不禁拍案叫绝:这样的片子,居然也在首都电视台的贺岁档期堂而皇之地播出来了。

这片子讲的是抗战中保定市zg地下党和城郊八路军与日伪斗智斗勇,终于全歼了日军“解放了保定”的事。其中还穿插了个富家千金与zg地下党人和大汉奸特务头子的神奇“生死三角恋”。先别说其剧情的荒诞不经、人物关系的莫名其妙、服装道具布景的错误百出、整体表演的装腔作势,仅就历史大背景的常识性大错误,就让人啼笑皆非。

首先,整个抗战期间乃至抗战后国共内战的前中期从无zg军队“解放保定”之事,保定直到1948年冬平津战役前夕才被傅作义弃守,弃城时也未经战事,而此前无论八路军还是解放军都没有攻入过该城。

其次,保定在1937年卢沟桥事变不久即沦陷,随即先后被日本扶植的几个华北傀儡政权辖属:先是1937年成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以王克敏为首,继为1940年改组的“华北政务委员会”,以王揖唐为首。此前南京另有梁鸿志为首的伪政权“中华民国维新政府”。南北汉奸互不相属,各自听命于当地日军。这时保定与“南京政府”毫无关系。

1940年汪精卫投日后,日本人决定“中华民国”之名由汪精卫一系专享,梁鸿志伪政权撤销,王克敏伪政权则改组为华北政务委员会后,由日本人规定与“蒙疆自治政府”一起,名义上都由汪伪的南京“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统一对外代表,但实际上前两家仍“由日本人直接控制,不听命汪精卫政府”。

保定老照片

当时华北伪政权主要来自北洋系,挂北洋政府时代的五色旗,伪军称“华北治安军”,货币用“联银券”,“国歌”用北洋时期的《卿云歌》,以“新民会”为“执政党”,号称奉“新民主义”。而南京的汪伪政权主要来自国民党的原汪精卫派系(与更早时教科书所谓的“国民党左派”也有一定程度的承继关系),仍挂青天白日旗(初期有一黄条以示与迁都重庆的正统中华民国区别),伪军称“和平建国军”,货币用“中储券”,国歌仍用国民党党歌,“执政党”仍自称国民党并号称奉行三民主义。

总之,南北的傀儡并不是一回事。

直到1943年,“华北政务委员会”才奉日本之命改五色旗为青天白日旗,形式上与汪精卫保持一致,但伪军由“华北治安军”改称“华北绥靖军”后仍与汪伪的“和平建国军”异名,而货币等项仍然是另一套,更本质的是:实际上“华北政务委员会”与“蒙疆自治政府”一样,此后仍然直接听命于日本人,日本也从未允许汪伪政权插手华北。

“华北政务委员会”发行的邮票与“联银券”

但是这部《灿烂丁香》以沦陷时期的华北保定为背景,片中的日本人和汉奸却一口一个“南京政府”、“汪精卫政府”,zg人员也一口一个“汪伪政权”。不仅所有的象征元素一律都是“汪伪”,甚至还有一个重要情节是“南京政府”向保定伪军提供了一大批足以“打下整个河北”的军火,而为八路军所截夺。给人的感觉是,编剧者完全不知道华北伪政权和伪军是怎么回事。

如果说一般人只知道“抗日”,而对中国的附日势力只有个“汉奸”的大概印象,不知道当时的傀儡门户颇多,那么以下场景就更荒唐了:片中保定日军的楼前竟然挂着“关东军司令部”的牌子,看来这编剧把“关东军”当成“日军”的同义词了,连“关东军”是驻东北的都不知道,更没有听说过“华北派遣军”这类名称,甚至或者干脆就不知道保定在哪里,以为保定是个东北城市?

更有甚者,片中保定“汪精卫政权”里一个重要的汉奸居然叫做黄金荣!按说文艺作品取名可以随意,不必问其真假。但一个很大的忌讳是:重要历史人物的名字不能张冠李戴随意乱用。民国史上大名鼎鼎的上海黑道三大亨之首黄金荣,就活动于此片描述的那个时期。他不仅是历史人物,而且因社会知名度高,还经常在反映那个时代的小说、电影如《大上海》等中出现,编剧就算不懂历史,难道连与三四十年代有关的小说电影都不看?

20世纪三十四年代的上海外滩

作为青帮大佬,黄金荣抗战时期以年高留居上海,而能拒绝与日伪合作。当时人常以他与当了汉奸的另一大亨张啸林作为正反对比。正是以此资本,1949年zg进军上海时他仍留沪不走,zg也以其抗战时的表现没有马上收拾他。这是人所共知的常识。《灿烂丁香》却把黄金荣派做保定汉奸的军事官员、特务头子,还是个少壮小生!固然黄金荣可以重名,但编剧可能根本不知道有个上海黄金荣,不然他为何不把这个角色派名作蒋介石或袁世凯?当然这种孤陋寡闻的趋势再发展下去,有一天我们在荧屏上会看到一个八路军连长叫孙中山者也说不定哩!

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

除了这些,该片中信口开河的细节也不胜枚举,比如其中男女主角要从保定到易县,这可是两个真实地方,而且皆非籍籍无名的小去处,但片中却说易县在“保定向东20里”,编剧就不肯看一眼地图吗?

过去人们曾把“手撕鬼子”这类剧情荒诞的烂片嘲讽为“抗日神剧”,但那还只是胡编乱造、情节太次而已,至少还没有把真实的地名人名军队政权名都搞得一塌糊涂、颠覆人们熟知的基本常识。如今见识了这部描写“汪精卫部下的黄金荣当了河北汉奸,在关东军指挥下对抗八路军解放保定”的片子,只能说“抗日神剧”现在已经更上一层楼,发展成“抗日浑剧”了。在影视文艺层层把关、审核越来越严格的的今天,在贺岁时段出现这样的片子,真令人倒吸一口凉气!这到底是审核不严让这样的片子“漏网”了,还是审核严厉得只有这样的片子才能通过?这算“低级红”呢,还是“高级黑”?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