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维舟 转载自:微信公众号
被棉花搅动的舆论场已渐渐平复,像往常一样,它的波动遵循着这类事件的一般规律:从热情的爆发,到出现激烈的做法和言论,然后是呼吁“理性爱国”来降温,到最后发现,在一个热点转瞬即逝的时代,最难的是如何(以及是否有必要)将一场运动常态化。
这样反复上演的场景或许也正表明:现在对外强硬宣示“不吃你们那一套”,但其实对方也不吃我们这一套,最吃我们这一套的,还是我们自己人。不过,这也不仅是“能玩两百遍次次都重样也不腻”,至少这一次,更多见到的不是那种肉体打击式的肢体对抗,而更多表现为在网络空间里的话语争夺战。
在此,关于“爱国”至少有两种不同的话语:一种着重的是根基性纽带(primordial attachments),由属于国族一员的情感连接所激发;另一种则强调任何行为只有在最终有利于国族共同体时,才称得上是“爱国”,否则只不过是“害国”而已。
确实,这种情感的力量往往催生出暴烈的举动,但如果它仅限于个人行为(不管是砸烂自己的日系车,还是烧掉自己的Nike鞋),那都没问题,问题在于,它常常很快就会“溢出”个人的边界,要寻找一个攻击对象。2012年西安的反日活动中,那位用U型锁将日系车车主李建利砸穿头骨、导致其右边肢体完全瘫痪的蔡洋,就是一例。
为什么原本捍卫中国人利益的诉求,会演变为伤害中国人自身?这与其说是“头脑发热”的“愚昧”,不如说是其内在就包含着一种自我净化的逻辑:既然吁求“紧密团结”,那么随之而来的就势必要清除内部的“杂质”。但如果这些人自认是最“纯粹”的,那也就意味着他们其实是最极端的,从他们的视角出发来看,恐怕多数人都显得不够“纯粹”。
这会构成一种难以击破的逻辑闭环:如果你是中国人,就应该和我一样;如果你和我所作所为不同,那你就不能算是中国人。这其实是宗法社会的产物:你要是不符合自定家规的意见,那你就是不肖子孙,被开除了。
这种几乎是自发的力量,在中国仍会有强大的社会基础,也可谓“民心可用”,但它始终有两个棘手之处:一是它不稳定性和不可控性;二是它所内含的自毁倾向——简单地说,当它失控并走向极端时,往往就会招来事与愿违的后果。
另一种竞争性的爱国话语对其批评的着力点,也正在于此。他们常常抨击、讥讽前者“以爱国之名,行害国之实”,而“真正的爱国”应当是理性计算之下,有助于实现中国人的利益。
然而,怎样才算“实现中国人的利益”,不同的人可能有相去甚远的不同观点,而很多人也根本不会停下来细想,那只是一瞬间的应激反应。此外,虽然“理性”本身就是自我正当化的,但它却也因此常常被看作缺乏感情,又或是对他人激烈的情绪反应怀有一种不讨人喜欢的优越感。
不管怎样,这种话语也需要证明“这才是对中国人更好的”,换言之,它很像是吴飞在《浮生取义》所说的“中国家庭权力游戏”:每个人都要设法积累道德资本,因为决定胜负的不只是力量高低,而“道德资本”乃是一个家庭中被公认为对全家有益的言行或地位。
正因此,“理性爱国”的声音获胜,通常都是在“非理性爱国”做过头的时候,因为只有此时,才能有足够多的理由、且说服多数人相信:那些人的行为已经无益于“全家”。它的弱点也在于此:因为这样一来,它常常是被动的、迟来的,还得对手出错牌。
在这一波的事件中,一些变化已经在发生:那种实体性、肢体冲突式的暴烈行为少了,烈度减弱,持续时间也短了,但在网络空间的言论对抗却加剧了。这样,双方自我正当化的念头或许都在强化,但要证明对方不利于整个群体,则恐怕比以往更难了。
可以设想,这些只会继续演变,但不会就此消逝。对缺乏超越性思想资源的中国人来说,也只能在这个框架下博弈。只要不侵犯他人的边界,每个人当然有权保持自己的观点,“对话”或许太难,但哪怕观点的“对抗”也好过要消灭对方的冲动。学会这些,不仅是个人的成熟,也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