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吾易 转载自:网络
知乎上有这么一个问题:“有多少人毕业后和自己的导师不相往来?”目前这个问题已经得到了900多个回答,浏览量达到1026万。
研究生和导师关系不睦已成为高校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个问题甚至成了研究生们最大的苦恼与压力来源。从时不时上热搜的“研究生因师生关系不合自杀”等新闻,以及人们对相关事件的评论中,不难窥探到,被导师劳动力剥削,拿毕业做威胁,受到精神侮辱……太多太多相似的经历,高校师生关系问题已经无所遁形。
01
毕业分歧
《硕士研究生导学关系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曾对3932名硕士研究生进行调研,问卷显示,36.29%的硕士研究生与导师关系平淡,3.46%的硕士研究生与导师关系紧张,甚至有0.56%的硕士研究生表示自己与导师是敌对关系。
我们试图从高校、导师、学生三者盘根错节的关系中抽丝剥茧寻找原因,却发现其中矛盾重重,一言难尽。表面上看,老师与学生这两个群体是简单的“教”与“学”关系,但在研究生阶段学生与导师的关系却多了许多微妙之处。
站在学生的角度,学生希望能够早日完成论文指标获取学位,因此大部分学生的出发点是“足以满足毕业要求即可”,并不会对学术抱有更多的追求心态。相应的,学生往往希望导师不要对自己的学术研究成果抱有太大期待。
转换到导师角度,一方面出于对学生培养的责任感,另一方面则需要学生参与课题,在自己的项目组充当“劳动力”,自然学生发表的论文越多越好。在这个初始心态上,师生间便出现了明显分歧:一方只求达到学院对毕业的最低要求,一方却希望学生在学术上有更多见树,无论是为了学生,还是为了自己。
更有甚者,有些导师手上的课题和项目跨度时间很长,难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出于对项目熟悉度和人手不可替代性考虑,有个别师德欠缺的导师便打起了坏主意,有意刁难学生,延迟其毕业,或是极力劝说学生读博好继续在项目组出力。这也变相催生出了一个十分吊诡的现像:越是优秀的学生,越难毕业。
02
“双面”导师?
曾有调查显示,50%以上的高校研究生,认为“老板员工关系”已成为最主要的“师生关系”,导师正在逐渐“老板化”。
从“老师”到“老板”,折射出了高校师生关系逐渐功利化现象。
高校科研项目多以团队的形式进行,研究生是课题的重要参与者,在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导师需要考虑到团队的日常开支和科研支出,如实验室的水电费、科研仪器耗材、学术会议费和差旅费等,如何分配团队成员的具体任务,如何发工资交奖学金等,堪比运营一个公司,从这个角度看,导师的确跟“老板”差不多。
但导师毕竟不是“老板”,双方并没有合同上的雇佣关系,这种非正式的“雇佣关系”带来了很多不确定性,并且还夹杂着人情社会、金钱等复杂因素。
导师不仅在学生的毕业答辩上具有“生杀大权”,学生每学期的阶段性学习和考核评定,科研项目上的劳动报酬、奖学金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师,加之学生的出国推荐、未来在学术圈的深造等事项,都多少需要导师的帮助。权力的不对等,加上强依附关系,自然而然便生出了许多弊病。
“良师益友”,“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在中国的文化语境中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师生关系。然而在今天看来,这种具人情味的师生关系,实际有利也有弊。研究生在师生关系中往往处于弱势,一旦有老师失德借此钻了空子提出过分要求,学生也是敢怒不敢言。毕竟当前院校对学生和导师的制约体系是不对等的,每个导师以各自标准限制学生,学生权益也无法得到校方的保护。
03
两头受气的导师?
近年来,我国在科研项目招标和评审制度中引入了市场化竞争机制。在高校工作的杨老师告诉我们,从院校方面角度出发,高校为争“双一流”,争高校排名,会把科研产出质和量放在首位,并将科研项目与老师们评职称、年终考核、个人收入等挂钩,使得导师不得不去“跑项目”,这已经成为了导师的重要乃至首要工作内容。
学校给导师的科研压力,一定程度上会形成传导效应,转嫁到学生的身上,规定博士生和硕士要在规定范围内发多少篇学术论文才能顺利毕业。
一边是为争荣誉的院校,一边是关系淡漠紧张的学生,夹在中间的导师也很无奈。
当然,导师队伍里也不乏急功近利者。鉴于科研项目基金可以创收,个别老师也会就此钻进名利场,与企业合作,流连于各种酒桌饭局。因此在这种复杂关系下,一些高校研究生们也已不指望能和导师亦师亦友,只要能够各得其所相安无事,形成心照不宣的“默契”就已经算是最好的状态。
回到问题的原点,从制度,到道德,师生间存在的诸多矛盾并不能简单的归因于学生或者老师一方,其背后错综复杂的利益交织与无奈才是矛盾产生的根源。然而冰冻三尺,要从根上解决问题,尚且还需要漫长的时间来消化和缓解。
参考资料:
《大众化教育下研究生与导师关系的调查与分析》,知网;
《硕士研究生导学关系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研究生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