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只是想知道,第二天会发生什么

作者:西坡       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西坡原创”       原文链接

武志红发文说,一个好的社会,是基本可预期的社会。深以为然,建议全文阅读。

一个艺人出事,就把他的作品全部下架,这对跟他合作的其他人、其他团队是否公平?这是一个好问题。

艺人出事之后,合作品牌纷纷发布解约声明,吃瓜群众像看放烟花一样兴奋。可是又有谁想到,这会对整个商业环境造成什么影响?营销成本的提升,到最后不是转嫁到消费者头上,又能怎么消化呢?

有人说:“对失德艺人就是要斩草除根,否则带坏了小朋友怎么办?你想要一个嫖娼成风的社会吗?”很多人的脑子是由多米诺骨牌做成的,你刚拍死一只苍蝇,他立马能想到生物大灭绝。

让我们设想一下:多年以后,一个中年人嫖娼被抓,警察讯问他,为什么嫖娼?他说2022年的时候,我还是个中学生,有个艺人嫖娼被抓了,你们下架他的作品不彻底,漏了一部,我看完这部作品之后,顿时生起了邪念,这辈子一定要嫖一回。

朋友们,这合理吗?

绝不是为失德艺人辩护,既然违法了,该拘留拘留,可是已经存在的作品,是否应该全部下架,是可以探讨的。

作品也是一种财产,并不为某个艺人独有,它也凝聚了台前幕后无数人的心血。对公众来说,一部影视剧的存在是多一种选择,也可能是一份记忆。因为一个艺人失德,让这么多无辜的人跟着陪绑,真的不需要探讨一下吗?

然而你单是说一声探讨,就有人要跑过来,指责你不讲大是大非,“都什么时候了,还在这儿唧唧歪歪”。

什么是大是大非?有人觉得,重拳出击、格杀勿论就是大是大非。而在我看来,一个社会保持理性宽容才是大是大非,任何时候都有说理的空间才是大是大非,给人们确定性才是大是大非。

确定性是一切的源头。如果毁掉了确定性,所有人都会失去未来。

对失德艺人的惩罚,如果是以破坏人们对文艺生产的稳定预期为代价,那么无疑是得不偿失的。

再比如说防疫政策,好吧,这又是个危险话题,我尽量小心一点说。我们现行的防疫政策是精准防控,但很多地方在执行的时候让人感觉一点都不精准。精准,不光是指空间上的精准,还应该包括时间上的精准、公众预期的精准。

说白了,大家只是想知道,第二天会发生什么。到某地旅游,到某地出差,或者去哪里探亲访友,会不会遭遇不可抗力?如果是地震海啸这样的不可抗力,首先概率极低,其次完全不是人为可以控制的。而我们现在所面临的不可抗力风险,则属于人力可控的范围之内。人力无法预测疫情的传播路线,但人力可以控制防控政策的升级速度。

只要防疫政策趋于可预期,让人们知道一定时间内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严格的封控之前有怎样的预兆,封控之后的物资供应如何保障,哪怕被隔离,隔离点的条件状况也应该达到怎样的标准。如果这些能够完善,那么在有疫情的非正常状态下,人们也可以逐渐回归正常的生活,只不过增加一些麻烦罢了。

然而实际上,疫情这么长时间以来,大多数人除了做核酸和抢菜,对疫情防控的实际操作流程都是一抹黑。媒体也只是翻来覆去号召大家配合政策,不要抱怨,可是有很多具体的问题不是配合就能解决掉的。比如有两个实际问题,一个是孩子上学一个是生病就医,所在的城市一旦防控收紧,上学和就医的问题就变成了鱿鱼游戏,生存全靠运气。

大多数人的诉求其实是非常实际和具体的,这些问题在网络上已经翻来覆去讨论过许多回,但是人们一直没有得到可靠而稳妥的答案。反而是每个地方一爆发疫情,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乱象,各地的政策既不可预测,互相又不能衔接。人于是就会陷入抓狂的状态,说不清哪里不对,但就是哪里都不对。

一个社会的可预期性越强,人们就越愿意安心耕耘以待收获,反之,人群就会趋于短视、急躁而极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总是忙于近忧,人也无暇远虑。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