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虎 | “无政治立场”背后的政治立场

作者:毕虎       转载自:议报 

8月6日,几名中国留学生在小红书和Instagram等社交媒体表示,他们在伦敦的的一面涂鸦墙上用红色颜料写下了在中国司空见惯的24字政府宣传标语。这次涂鸦,引起热评,这几位创作的留学生也推到风口浪尖。

第二天,主导创作的留学生“一鹊”发表声明“关于东伦敦brick lane的24个字”,声明首先强调创作者初衷:“不管定义它为社会介入也好,行为艺术也好,我并无政治立场,我并无政治立场,我并无政治立场;” ”我并无政治立场“,这句话”一鹊“说了三遍,显然可见其重要性,因为一鹊强调,“作品是一种艺术表达”。

伦敦墙上白底刷上24个红字:算不算一种艺术表达?其实,即便算是一种艺术表达,最多算是剽窃吧。因为无论是内容和审美,原创都不是这几位留学生,而是中国共产党。“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是中共十八大提出的核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白底红字是典型的社会主义审美,中国的大街小巷,每一个村落,似乎都可以见到这种典型的社会主义宣传形式和艺术审美。

因此,一鹊再三申明自己无政治立场,显得非常委屈和可笑。然而,他的委屈可能是真诚的,他可能真觉得表达党文化就等同于“没有政治立场”。因为在中国当下语境下,所谓的“无政治立场”就是不和中国共产党对着干。什么是政治,所谓的政治就是不听党的话,不跟着党走。要是接受党国话语,就不认为是“政治”。“政治”这个概念在党文化中已经异化,与世界普遍定义中的“政治”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在中国,“政治”意思指的是“反党、反革命”活动;而在民主社会,政治意味着民主、投票、选举等活动。因此,在一鹊看来,若是听党的话,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等同于“无政治立场”。可见,党文化宣传在中国似乎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事情,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同一个词“政治”,在一鹊和党文化中,似乎变成另一个词,它不是现代政治文明里“政治”的内涵,甚至可以说是对立的,因为其实它意味着“党文化党天下”的内涵。

这是中共党文化对现代政治文明语言污染的一个典型例子,实际上,类似的对语言的污染可以说随处可见。这种对语言的污染,正是中共洗脑术中最有效的一种。因为语言不是一个空洞的外壳,语言在实际运用中(包括在传授中)总是自觉地或不自觉地以一定的意识形态为导向的。这就是说,传授一种空洞的语言是不可能的,传授语言的过程本质上就是传授意识形态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接受教化的过程也就是接受意识形态的过程。一鹊对“政治”一词的理解正是如此。

这样的被高度污染的词话党文化中可以说随处可见,比如说涂在伦敦墙上的24个字:“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2012年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十八大上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取向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些词汇若是脱离中共党文化背景,其实都是很美好的词汇,但是在实际运用中,尤其在党文化之中,这24个字实际上有了另一层含义,最典型的莫过于民主、自由、法治等,虽然他们从字面看,和现代政治文明用的词完全一样,但并不代表着一样的内涵。这些词汇,已经成为最大的中共最大的面具,并不断以此跳着假面舞会。

党文化并不是今天才有的,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始,这种党文化就像一个一个幽灵,吸附在一个一个现代词汇中,逐渐改变他们的内涵,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共和国”,可以说是中共最大的假面具。今天,这种党文化对现代汉语的全面污染,尤其是现代政治词汇的污染,几乎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已经让汉语开始变得面目可憎,比如说,试试用用中文说“伟大”和用英文说“great”。语言内涵的变化,是值得警惕的。因为对语言准确内涵的失去,正是我们失去自由的开始。

正如福柯在阐述知识话语的权力性和控制性时所指出的,一切知识都是权力形式,这种知识为控制者和被控制者所共有,因此思想被控制者实际上参与了对他自己的控制,当一鹊再三申明自己并无政治立场,不仅证明了党文化的控制有效性,也证明了他自己主动参与了这种控制,他再三申明的“无政治立场”,恰恰是党的立场,——这才是让人最恐惧的地方。

因此,当一鹊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刷在英国伦敦墙上,对于热爱汉语与热爱自由的人来说,这不是一种艺术,而是一种伤害。因为那24个汉字已经被党文化高度污染,其背后是一个接着一个的政治灾难——现在河北的水灾难道不是一个证明?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