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市场的狂热:狂热将持续还是迅速消退?

作者:Lizzi C. Lee       转载自:议报

中国政府的政策支点推动了历史性的股市大涨。这一涨势能否转变为可持续的牛市,还是根深蒂固的经济挑战将使其戛然而止?

来源:The Diplomat
作者:Lizzi C. Lee
译者:乐山
(图片来源:Depositphotos)

在一系列史无前例的政策转变的推动下,中国股市正经历着历史性的复苏,为长期以来看似停滞不前的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2024 年9月的最后几天,中国政府精心策划的宽松货币政策、监管调整和财政刺激措施共同释放了大量资本,使中国主要证券交易所的股票价值恢复了约1.8万亿美元。房地产行业萎靡不振、消费者信心减弱、地方政府财政拮据等结构性挑战一度拖累了市场,但这一局面却发生了急剧逆转。

许多人认为中国政府做出了决定性的转变,这激发了市场的热情,使人们普遍认为中国领导层终于准备采取更积极的干预措施。恒生指数、上证综指和沪深 300 指数的涨势堪称惊人,这引发了一个关键问题:这是一个可持续牛市的开始,还是仅仅是受情绪和流动性推动的短暂飙升?

9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PBOC)采取了大胆的干预措施,两天后又召开了令人吃惊的政治局会议,从而启动了这一戏剧性的转变。这两个事态发展标志着与近期经济管理策略的明显不同,表明中国政府准备采用更广泛的工具来稳定市场和重振增长。

中国人民银行的行动奠定了基调,推出了一揽子积极的宽松政策,包括下调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RRR)、下调现有贷款的抵押贷款利率,以及旨在支持资本市场的新流动性机制。仅存款准备金率的下调预计就将为银行系统注入约 1 万亿元人民币(合 1410 亿美元),而房贷利率的下调则旨在减轻约 5000 万户家庭的经济负担,从而刺激消费。更值得注意的是,央行推出了结构性政策,如 5000 亿元的贷款便利机构投资者购买股票——这是一项史无前例的举措,旨在稳定资本市场。

然而,巩固了这种情绪转变的,是9月26 日的政治局会议。习近平呼吁全面振兴经济,敦促官员支持民营企业,缓解地方政府的财政困难,恢复消费者信心。这是一个明确的信号,表明中国政府已从早先较为谨慎的做法转向全力重振经济势头。

习近平一反常态的坦率言论传递出一种紧迫感,表明政府愿意承担更大的经济风险来扭转当前的经济放缓趋势。对市场而言,这是一个决定性的时刻——标志着中国政府结束保守做法,转而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立场。

市场的反应立竿见影、势不可挡。9 月 30 日,恒生指数大涨 2.4%,创下 17% 的月度涨幅,这是自 2022 年 11 月以来的最佳表现。与此同时,上证综指上涨 8.1%,沪深 300 指数跃升 8.5%。这些指数目前均已进入牛市区域,从近期低点上涨了 20% 以上。

这轮反弹的标志不仅是股票价格的飙升,还有交易量的显著增加。沪深两市的总成交额达到了创纪录的 2.6 万亿元(3706 亿美元),凸显了涌入市场的资金浪潮。

在国内散户投资者和机构基金的推动下,大量资金涌入,助长了股市的上涨势头。瑞银(UBS)和野村(Nomura)等大型金融机构纷纷修改了中国主要股指的年底目标,反映出对中国政府政策转向的信心不断增强。人们普遍认为,突然放松房地产市场调控、放松货币政策以及直接向资本市场注入流动性,标志着中国的经济理念发生了决定性的转变。中国政府曾经专注于去杠杆化和抑制过度刺激,现在似乎将增长放在了首位。

现在的关键问题是,这次反弹是持续复苏的开端,还是仅仅是流动性和市场情绪推动下的暂时飙升。表面上看,我们有理由感到乐观。分析师们强调,有几个结构性因素表明,至少在短期内,反弹可能会持续下去。

其中第一个因素是强有力的政策催化剂。中国政府致力于通过财政和货币措施实现经济稳定,这为基础设施、工程机械和钢铁等行业提供了持续支持,预计这些行业将从政府主导的投资中受益。此外,中国的产业战略重点是推动技术创新和可再生能源发展——人工智能驱动的硬件、自动驾驶技术和固态电池等行业很可能在中国的经济发展轨迹中发挥核心作用。

资本流入的模式又增添了一层乐观色彩。机构投资者,尤其是通过追踪沪深 300 指数和 A50 指数等中国主要指数的交易所交易基金(ETF),正在为市场更持久的反弹做好准备。涵盖中盘股的中证 500 ETF 预计也将吸引大量投资者的兴趣,尤其是在医药、先进制造和新能源等增长型行业。

最后,外部因素正在为中国股市创造有利的顺风。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转向宽松货币政策历来会引发资本流入新兴市场,中国也不例外。随着全球流动性的增加,中国股票,尤其是制造业、大宗商品和科技行业的大盘股,很可能会重新吸引外资的兴趣。全球对铜和铝等工业金属——制造业和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关键投入品——的需求进一步支持了这一前景。

综合来看,这些事态发展表明,近期的反弹可能受到更深层次的结构性驱动因素的支撑,资本将继续流入关键的增长行业,从而加强了这一观点,即股市上扬不仅仅是一个短暂的现象。不过,尽管有理由感到乐观,但中国股市的长期走势将取决于政府能否解决几个根深蒂固的经济挑战。

第一个也可能是最紧迫的问题是政策的连续性。虽然近期的干预措施在短期内起到了提振作用,但要维持涨势,还需要持续的财政和结构改革。注入流动性和降息缓解了负债累累的房地产企业和家庭的部分压力,但并没有解决困扰中国经济的深层次问题。

房地产行业仍然是一个重大风险。许多城市的房价仍在下跌,开发商背负着沉重的债务负担。如果不进一步改革,房地产市场的恶化很容易逆转股市的涨势。

此外,更广泛的宏观经济基本面依然脆弱。制造业活动持续下滑,9 月份中国官方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显示已连续第五个月出现萎缩。这凸显了中国经济复苏的不均衡性,股市表现与经济基本面之间的差异日益明显。如果经济活动没有更广泛的复苏,当前的反弹可能会逐渐消失。

地缘政治风险也不容忽视。中美战略竞争依然激烈,任何贸易紧张局势或制裁的进一步升级都可能破坏市场情绪。同时,全球经济放缓——由通胀压力和金融环境收紧驱动—可能会削弱对中国出口的需求,从而加剧中国脆弱复苏所面临的挑战。

与1980 年代末的日本股市进行对比,是难以避免的。当时,激进的货币政策推动了投机性繁荣,但当更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尤其是债务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时,日本市场崩溃了。同样,2008 年金融危机后,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eral Reserve)的长期宽松货币政策导致资产迅速膨胀,但真正的复苏是在重大金融改革之后才到来的。

中国现在正处于类似的十字路口。中国股市的反弹可能是迈向更持续复苏的第一步,但前提是中国政府必须进行长期的结构性调整。对于地方政府而言,通过专项债券或其他财政工具进行债务重组将是必要的缓解措施,但中国政府需要从根本上改革其财政税收模式,以解决债务危机的根源。加强社会安全网和实施户口改革对于释放家庭支出和维持长期经济增长也至关重要。

房地产行业也需要持续关注。虽然北京近期采取的措施有助于稳定市场,但仍需采取进一步行动,防止出现长期低迷。必须通过公共住房项目或市场驱动的解决方案来消化未售出的住房库存,以恢复该行业的流动性并防止房价崩溃。

总之,尽管中国股市经历了令人瞩目的复苏,但要维持这一势头,需要的不仅仅是短期刺激措施。这轮反弹的长期成功,乃至中国更广泛的经济复苏,取决于中国政府是否有能力进行有意义的结构性改革。未来几个月将揭示近期的政策转向能否带来持久的经济转机,或者当前的上涨是否会转瞬即逝。

作者简介:Lizzi C. Lee 是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ASPI)中国分析中心的中国经济研究员,也是纽约独立中文媒体 Wall St TV 的主持人,拥有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

原文链接:https://thediplomat.com/2024/10/chinas-market-frenzy-will-the-euphoria-last-or-fade-fast/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