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你老实又服帖的人,多到超乎想象

作者:叶克飞       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那些原本是废话的常识”       原文链接

这两天,“老老实实服服帖帖”成了热词。很多人都说,实在无法想象在一个对外交流的高端场合,堂堂知识分子能问出“如何让女人老老实实服服帖帖生孩子”而且还要“早生和多生”的问题,实在太丢人了。哈萨克斯坦官媒之后的种种隔空回应,也加剧了这种丢人感,很显然,这又是一个国际笑话,虽然很多人并不在乎。更大的笑话是,哈萨克斯坦的文明度也相当低,这类似于“被后进生羞辱”。

很多人面对这种事情,第一反应是“祸从口出”,认为“说话一定要小心,说错了就惹事”,但他们显然没搞清问题的本质。一个说话必须要小心的环境,说明禁忌很多,不允许人正常表达。但一个禁忌很多的地方,反而会给荒谬言论留下很大空间。因为正常表达的渠道被堵住了,那就只有配合权力、价值观荒诞的表达可以留下。

更重要的是,问题不在于说不说,而在于价值观。一个价值观正常的人,哪怕是个话痨,只要置身文明世界(这是最重要的前提),也不用担心“说错话”。

看到有人建议,在这种国际场合,还是挑一些“大脑操作系统更新到21世纪版本的人”出场,不然太丢人了。这个建议当然是好的,不过就像我的朋友孙小方所说,这片土地大多数人的大脑还停留在一百年前,所以挑人的难度实在不小。

别看“老老实实服服帖帖”遭遇了批评声音,但在现实生活中,它才是主流文化。在中国家庭里,长辈说“人一定要结婚要生孩子”“女人不生孩子就像母鸡不下蛋,等于没有用”的几率高不高?在酒桌饭局上,中年男人说“如何驾驭女人”“管理一个家就像管理一个单位”的几率高不高?在单位里,领导说“现在的年轻人都自私,不好管”的几率高不高?面对公共事件,人们说“别揪着鸡毛蒜皮的事情不放”“家丑不可外扬”“小心别有用心的人”“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了”的几率高不高?

这不是某个人的措辞问题,而是一种普遍性的思维模式。我另一位朋友熊太行在文章里写了这么一句:“王宪举生于1954年,知青出身,15岁就老老实实、服服帖帖去了北大荒。”

这才是症结所在:一代代人早已习惯了老老实实、服服帖帖,就像明朝人清朝人习惯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习惯了“学得文武艺报效帝王家”,习惯了下跪一样。

“老老实实、服服帖帖”其实是一种判断标准,是许多人心目中的生活准则。在他们看来,一个人生下来就要老老实实、服服帖帖听父母的话,不然就是叛逆,在外面同样要老老实实、服服帖帖,当然,这是面对权力和强者而言,面对弱者,“老老实实、服服帖帖”就会变成“有便宜不占王八蛋”。读书时要老老实实服服帖帖千万别早恋,毕业了就应该老老实实服服帖帖马上结婚生孩子,如果没有男丁,那就老老实实服服帖帖继续生。找工作不要好高骛远,老老实实服服帖帖考个编制,在单位老老实实服服帖帖听领导的话,一步一步爬上去……

如果不老实不服帖呢?许多大帽子就会扣过来,最常见的是“自私”。比如逼婚的老人会说“我一把屎一把尿把你带大,你25岁了还不结婚生孩子,你对得起我们吗?”

我从来都看不惯这样的指责,因为说到自私,很多老一辈从小就教育孩子明哲保身,比如见到公交车上有小偷千万别声张,你说是他们自私,还是孩子自私?孩子的自私是不是他们教的?

“责任感”也是一顶大帽子,你不结婚生孩子,就会有人上升到“都不结婚都不生孩子,国家以后怎么办”的高度。别扯了,很多老人一辈子连随地吐痰的习惯都改不了,谈什么社会责任感?

“老老实实、服服帖帖”的潜台词就是“服从”,是对“自我”的抨击。如今经常见到一个说法,认为当下中国人太自我,受西方个人主义荼毒太深,因此世风日下。

这个说法当然很可笑,因为在现实中,许多人对逻辑和哲学一无所知,唯一倚仗的就是滥用辩证法,见到自己不同意的就搬出“凡事有好有不好”(不耽误他们对自己认同的东西搬出“凡事都应该如何如何”),但对中学政治课本中同样存在的“内因与外因”视而不见,只要有坏事都推给外人或外国。

更重要的是,认为当下中国人太过自我,很大程度上是连“自我”都没搞明白。或者是错误将“自我”等同于“自私”。举个不恰当的例子,这感觉就像批评太监的性生活过多。我倒是觉得,很多人明明一辈子连“自我”都没找到。

在中国谈起“自我”或者“个人主义”之类的词,几乎被许多人自动认定为贬义,等同于不择手段的“利己”。这种曲解的根子在于中国文化对个人乃至私域的漠视,所以对于私权并不在意。注重集体利益是中国价值观的主流,传统文化始终强调群体意识和人的社会性,强调社会对个人的约束。

所谓自我,是尊重内心选择,不剥夺他人权利和自由,自给自足,认清自己;所谓自私,则是索取和剥夺他人权利和自由,缺少独处能力,需要通过他人来满足自己。

在现实中,有很多“不自私但没找到自我”的人,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扶弟魔”的存在。在中国社会,姐姐从小帮忙照顾弟弟,甚至成年后还要为原生家庭付出的例子相当常见。甚至一些家庭,连弟弟买房买车都需要姐姐出钱。

前几年电视剧《欢乐颂》里引发热议的樊胜美,就是这样一个姐姐。一个白领、单身女性却陷入经济崩溃的焦虑,完全沦为原生家庭的人肉提款机。这类事情绝不仅仅是影视剧里所有,在现实中,谁没有几个这样的“扶弟魔”朋友呢?她们当然是不自私的,反而是付出者和受害者。

找不到自我,对于中国人来说实际上是一种常态。每个人都可以回头想想,这辈子有多少事情是为了自己而做呢?

即使成年后,中国人的人生也很难与“自我”“自主”扯上关系。比如找工作,是追求稳定还是要理想,堪称中国家庭的永恒命题。这两年考公热,甚至成为毕业生的首选,看似实现了代际之间的观念统一,但说实话,它更多是年轻人的无奈与老一辈思维惯性的合流,并不意味着观念上的真正统一。

结婚生子更是重灾区,逼婚逼生孩子,本质上就是对“自我”的剥夺。中国家庭最常见的道德绑架被许多人视为理所当然,草草结婚酿成的悲剧,即使在现实中发生再多次,当事人的父母也不会真的检讨自身。至于生孩子和“必须生个男丁”,往往伴随着“女人就像母鸡,不下蛋就没有用”的陈腐观念。

在工作中,大多数中国人都不可能找到自我。“混碗饭吃”和“吃碗饭混”是最常见的状态,每个人都要戴上一层层面具,面对领导是一个样子,面对同事是一个样子,甚至面对这个同事需要这个样子,面对那个同事需要那个样子。至于工作中必须面对的形式主义和各种不堪,大多数人当然只能接受。这种“打工人的自觉”当然没有错,但它无论如何也算不上自我。在现实中,常常可以听到一些单位负责人张嘴就是“现代的年轻人太自我,不好管”,但这实则是个标准问题,对于许多老一辈来说,只要不跟自己保持一致,那就可以归入“太自我,不好管”的行列,就会希望他们能“老老实实、服服帖帖”。

哪怕“老老实实、服服帖帖”成了国际笑话,他们也不会服气的。他们不在意自己站在文明的反面、世界的反面,只会抱怨“世风日下,现在的人怎么都不好管了”。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